15611712677
公司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金年会金字招牌舞台搭建工程

时间:2024-09-25

  金年会诚信至上中秋假期,被称为福州“小洱海”的闽清县雄江镇,因其拥有闽江、蓝天碧水的优越生态环境,特别是碧玉一般静卧群山之间的秀美橄榄湖,成为众多市民游客休闲、放空的好去处。

  雄江是个小镇,全镇人口不足1万人,是上世纪80年代因兴建水口水电站,群众从山下搬迁而来形成的库区移民镇。搬迁,意味着群众要寻找新的出路,但步履维艰。

  雄江有好山——山上保留有大面积的福建青冈天然林,1985年获批黄楮林自然保护区,2012年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列,也因此无法引进工业项目。

  雄江有好水——库区养殖曾是镇里的重要产业,全镇三分之一的群众养鱼。今年,为保护闽江环境,雄江镇全面清退辖区流域内网箱,告别了养殖产业。

  好山好水,如何催生出新产业、产品卖出好价钱?闽台融合、乡建乡创的落地,为雄江镇找到了适合自身资源禀赋的产业方向。

  近几年,雄江镇先后建成了库区移民文化馆、海峡乡建乡创家园、这有江民宿、大众茶馆、小柒咖啡等乡建乡创项目,吸引了包括台青在内的一批年轻人创业。镇里开起各式民宿,建起了水上漂浮公园等重点文旅项目,人气越来越旺,旅游产业欣欣向荣,助力闽清入选“2023—2024年福建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

  如今,闽清县选取雄江镇梅台村、梅雄村、梅洋村、汤下村作为主线,全力打造全省首批闽台乡建乡创样板片区,在雄江镇搭建更加广阔的乡建乡创大舞台。

  从福州市区驱车出发,沿着316国道前行,就能到达群山之中、闽江之畔的雄江镇。路途中,可以看到福建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水口水电站。30多年前,因兴建水口水电站,雄江部分区域没入水底,一些群众搬迁上山。

  库区移民如何顺利转产,是个普遍性难题。面对黄楮林自然保护区、闽江等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多年来,雄江镇一直在努力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径。

  2016年,雄江镇以闽清特色农产品橄榄来命名,建立橄榄湖创客小镇,探索打造集特色农业、创客民宿、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

  2018年,我省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开始推广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模式,省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支持100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此后,越来越多优秀团队跨海而来,投身乡建乡创事业。与雄江镇邂逅并结缘的台青曾芝颖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那一年,曾芝颖参加海峡青年节美丽乡村设计大赛时,第一次来到雄江镇。看着闽江畔的安静小村落,听着远处绿皮火车的鸣笛声,她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适合生活和工作的地方。2019年,曾芝颖带领乡建乡创团队来到雄江,从此留了下来。

  位于梅雄村的库区移民文化馆,是曾芝颖团队最早的代表作。当年,为配合水口水电站建设,梅雄村1000多人整村迁出水电站淹没区,虽从“水下”老村搬到“水上”新村,但仍留存了集体记忆和乡愁。

  “库区生活变迁是雄江发展的缩影。我们希望和当地村民一起保存这段记忆,利用旧文化馆,打造对外展示雄江特色的窗口。”曾芝颖说。

  来自上个世纪的蓑衣、算盘、犁具,在旧学校前的团员合照和毕业班师生合影……在移民文化馆,展示着曾芝颖团队从村民处收集的老物件和老照片,编织出库区移民的“旧时光”,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记忆和乡愁。2021年8月,移民文化馆开馆后备受群众好评,还荣获首届海峡乡创大赛铜奖。

  掌声与奖项,给了曾芝颖团队更大的动力。他们开始实施两岸建筑师联合计划,以“低造价改造、低密度开发、低成本运营”方式,开展三类农房改造、空间活化利用,以及打造“100号村民会客厅”等项目。

  “立面整治和街区改造都充分征求村见。”曾芝颖介绍,团队改造废弃民房变气民宿,拿到了福州第一本“民宿证”。他们还不遗余力地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并量身定制了一款吉祥物“雄将”,让小镇一下子鲜活了起来。

  如今,漫步雄江镇,只见青山连绵、碧波荡漾,一座座黄墙红瓦房屋依山而立,“闽清好台味”等特色标语逸趣横生。橄榄湖大院、旧粮仓餐厅……在曾芝颖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对一批公建房屋的活化利用,雄江增加了多处“新景点”。

  “乡建是第一环,已取得不错的成效。下一步,我们着力推动2.0版本,就是乡创的部分,让前期建设得到活化利用,打造更多富有雄江特色的展示窗口。”曾芝颖说。

  今年5月,海峡乡建乡创家园开幕仪式在雄江镇举行。这标志着,原有的库区移民文化馆正式升级为闽清·海峡乡建乡创家园,由曾芝颖担任主理人,大步迈出了以台引台、发力乡创的步伐。

  “一层是原来的展示空间,二层是办公场所,三层是湖景民宿。”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步入海峡乡建乡创家园,记者看到,宽阔的大厅、完备的配套、充足的空间,可以为创业团队提供住宿、餐饮、办公场所和交流活动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目前,海峡乡建乡创家园已经挂牌成为闽台青年乡建乡创人才驿站、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打造出两岸乡建乡创青年服务中心及团队服务网点,对入驻台青给予减免店租、装修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至今,已有14家企业入驻海峡乡建乡创家园。

  与此同时,为吸引台青投身乡创大潮,闽清县出台推动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的15条实施意见,为乡建乡创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仅在雄江镇就引入了橙翔文旅等3个建筑师团队。

  位于梅雄村党群服务中心对面的旧电教广场,过去长年闲置,经过团队的设计改造,华丽变身为集百家宴广场、长者食堂、大众茶馆、咖啡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特别是长者食堂,既满足了梅雄村老年人的用餐需求,还能为游客提供特色的餐饮服务。

  “长者食堂由雄江镇政府、梅雄村委会与团队三方协力运营,同时引入社区关于‘青银共时’的经验。”梅雄村党支部陈崇敬介绍,村里65周岁以上不同年龄段老人可以用3元、5元、7元吃上“一荤两素一饭一汤”的套餐,其他村民及游客可享用12元“一荤两素”套餐,还有特色香肠拼盘等小吃,已经初步实现收益与运营的平衡。

  负责咖啡厅品牌运营的,则是来自马祖的小柒咖啡。作为马祖的网红品牌,小柒咖啡已上架7-ELEVEn便利店。“我们有独家秘方,把马祖陈高酒和马祖老酒的味道成功融入咖啡中,闻起来有咖啡香和酒香,喝起来没有酒精,味道独一无二。”小柒咖啡创始人邱思奇介绍。

  今年5月,在曾芝颖的热情邀请下,对海峡乡建乡创家园十分心仪的邱思奇,带着小柒咖啡落地雄江。这是第一个在闽清落地的马祖咖啡品牌。“希望游客在享受雄江的宁静与放松时,喝上一杯手冲咖啡,感受生活的温馨。”邱思奇说。

  以台引台、闽台融合的乡创好戏,在雄江镇不断上演。去年8月,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总决赛在雄江举行,铭传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华夏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以及11所高校的代表队,在这里一起角逐。

  “15支队伍的作品,都考虑了雄江整体风貌以及闽江特殊环境。”雄江镇党委、镇长陈学玲介绍,经过与参赛团队讨论,镇里留下了一批好作品,将在乡建乡创实践中加以吸收、运用,不断推动优秀成果在雄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乡建乡创给雄江带来的,远不止镇区面貌的改变。雄江镇让乡建乡创团队深度参与全镇全产业链的发展,尤其在闽江江面退养、产业亟待转型之时。

  因江水养的鱼品质好,曾几何时,库区养殖是雄江的主产业之一,养鱼是当地许多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以梅雄村为例,不少村民开展江面网箱养殖,大大小小的网箱布满江面,一度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

  然而,由于盲目跟风、贪大扩面等粗放养殖,给闽江水环境带来很大影响。为保护闽江生态环境,今年1月,雄江镇启动水口库区养殖网箱清退工作,3个月时间内,全面清退了辖区流域内10万多平方米的网箱。

  站在梅雄村的高处眺望江面,昔日的连排网箱已经不见踪影,江面水葫芦、江漂垃圾等也得到清理,青山脚下的橄榄湖美不胜收。湖面上,一条红色的栈道向远处延伸开去,栈道旁建有凉亭、茶室等配套建筑,游客可顺着栈道漫步,近距离亲水赏景。不远处,橙的溪谷沙滩建成后,将给游客带来别样的山野闲趣。

  “许多游客来了之后流连忘返,亲切地把这里称为‘小洱海’。”雄江镇张兆雄表示,从“小渔村”到“小洱海”的转型,得益于团队在雄江开展的乡建乡创陪伴式农文旅合作项目,“团队为橄榄湖景区取名‘梦里的江湾湾’,持续开展夜色旅游产品设计打造和推介,给予游客别样的旅游体验,不断形成雄江生态旅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闽江宿旅第一镇”是雄江的发展目标。为了打造特色民宿金字招牌,雄江镇聘请曾芝颖为全镇运营策划师,盘点民宿资源,促进科学布局,打造个性化的民宿体验产品,推动民宿集群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目前,雄江镇已打造橄榄湖大院、橄榄湖小院、水天一色等样板民宿9家,民宿房间数量超70间。“老房子”变“致富屋”,带动村民自主参与产业转型,吸引50多名村民投建“这有江”等新民宿,投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据统计,雄江镇已实现日均游客1700多人次,周末节假日期间的单日人流量峰值超过18700人次。“小洱海”的名气越来越大,“磁吸”了更多旅游项目落地。

  9月14日,建在橄榄湖水面上的雄江漂浮公园开园,公园里有漂浮咖啡馆、漂浮船屋、漂浮运动场、浮游乐园四大主题业态,覆盖精致餐饮、高端住宿、户外运动、休闲娱乐等消费场景,吸引了许多年轻游客前来体验,迅速成为闽江沿岸生态旅游的新地标。

  “中秋假期的三天时间,漂浮公园累计迎客2万余人次,餐饮、民宿、各项娱乐设施全部爆满。”漂浮公园负责人兰心巧介绍,“正在筹备国庆假期的游客接待,希望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

  “为推动旅游产业兴旺,我们将贯彻落实‘两岸一家亲’理念,通过闽台融合发展,塑造雄江全域旅游新发展格局,以建成‘闽江宿旅第一镇’为目标打造民宿集群,擦亮‘闽江乐游’名片。”张兆雄说。

  如今,在雄江镇参与推进闽台乡建乡创样板片区建设,曾芝颖团队把重点聚焦在“人”的身上。“团队的特色在于人和人之间的连接,通过将社区营造和地方创生理念跟乡村在地融合,为乡村振兴助力。”团队成员黄智鹏说。

  所以,乡建乡创项目落地雄江以来,无论是实施旧房改造,还是推动产业转型,都把群众参与、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尤其是在面对江面养殖转型的关键时刻,积极帮助渔民顺利转岗、增收。

  “拿铁、美式,还有马祖的高粱香手冲咖啡,要尝一下吗?”在橄榄湖畔的一块空地上,57岁的村民张宝钗身材壮实、皮肤黝黑,却动作熟练、优雅地为游客冲着咖啡。

  “我家原来是在闽江上养鱼的。退养后,今年5月,经政府介绍到团队的公司里上班,每月工资4000多元,还有4天休息,很满意!”张宝钗指着黑色短袖上的“橙翔文旅”字样说。

  从渔民到咖啡师的转岗,源于小柒咖啡的落地——张宝钗的工作台,就是一辆精美的马祖·小柒咖啡手推车。“来到雄江后,我把手冲咖啡的技术教给当地村民,带动村民就业,帮助村民提高生活水平。希望小柒咖啡能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小柒咖啡创始人邱思奇说。

  在海峡乡建乡创家园里,一位热爱机车运动的女青年返乡后,创立了橄榄湖良速机车俱乐部。她引入机车运动的发展经验,为省内外的机车爱好者打造出风景美丽的家园,也帮助雄江旅游业集聚了更多人气。记者看到,机车俱乐部的墙壁上,悬挂了几十面曾经到此交流的俱乐部旗帜,大多是来自泉州、南平甚至浙江等地的俱乐部。

  团队参与创立的“雄江友好市”集市,成为村民出摊的理想场所舞台搭建工程,他们自发准备小摊车,卖特产、制美食、搞文创、玩直播……现在,本地村民与创业台青、返乡创客等群体,一起“开民宿、办餐饮、搞文旅”,打响了河鲜美食、梅洋脐橙等雄江特产品牌,蜂蜜、白刀鱼、橄榄等特产越卖越好,雄江群众的荷包越来越鼓。

  眼下,雄江镇已成为福州市区周边旅游、露营乃至水上运动的新兴目的地,每周都能迎来近万人次游客。“我们将着力做优文旅经济,打造闽台文化街区,把雄江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小镇,实现产业兴旺,增加农民收入,共同推动闽台融合发展。”张兆雄说。

  以雄江镇为代表,在福州乡村振兴领域,乡建乡创团队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近年来,福州共引进71支团队、200多名设计人才,驻村“陪护式”服务100多个村庄,签约落地的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数量、获得省级补助资金数额均位居全省第一。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49号院4号楼5层5070   电话:15611712677   传真:+86-1561-1267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7-2025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7075097号-1
金年会 | 国家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