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1712677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金年会金字招牌舞台音响工程

时间:2024-11-18

  金年会金字招牌11月12日,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河北省共有6人上榜。

  唐建文,男,1956年4月生,中员,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万顺书场创办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冀东段派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唐建文出身于曲艺世家,从青丝到白发,他为曲艺事业奉献大半生,用一颗初心坚守、传承唐山的曲艺文化。

  1979年,唐建文从河北军区独立师宣传队退伍,分配到唐山园林局工作。2004年至2012年,唐建文曾任唐山市凤凰山公园主任,2010年凤凰山公园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十佳公园”。

  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他着重挖掘和整理有关凤凰山的历史文化,成为凤凰山历史文化的“活字典”。2016年4月,唐建文在退休之际,在凤凰山公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凤凰山百年话沧桑》文史图片展,将珍藏和征集八年之久的有关凤凰山130年历史的老照片和其他文史资料拿出展览。

  2016年,唐建文编著《有故事的凤凰山公园》一书。该书成为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重要交流文献,为研究凤凰山乃至唐山市发展史积累了宝贵的资料,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唐建文的母亲段少舫曾是一位评书、鼓书表演艺术家,然而正处于艺术巅峰的她,在唐山大地震中被砸成重伤,从此退居幕后,开办万顺书场。各地名家相继来此演出,唐山的老观众又有了听书的场所,小小的书馆一度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热闹景象。但好景不长,母亲住院了,病得很重,万顺书场不得不暂停运营。弥留之际,母亲的最后一句叮嘱是:“万顺书场再想想办法开……”就是这句话没有说完的叮嘱,牢牢地镌刻在唐建文心中,成为日后他重修再建万顺书场的强大动力。

  自2018年10月开始,唐建文利用母亲遗留下的300多平米的房产,放弃了高额的租金收入,重开万顺书场。他不以盈利为目的,肩负起曲艺文化传承的重任。为了坚守这块曲艺阵地,他说服了老伴儿和家人卖掉了自家一套房产,陆续投资近百万元对万顺书场进行扩建装修和设备购置,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一应俱全。唐山曲艺演员老中青少四世同台每周在此演出,退役军人、残疾人、少年儿童一律免费入场,每年公益演出、公益培训近百场。

  2022年,唐建文自掏腰包在万顺书场增设了以曲艺为主题的《曲艺史话说唐山》展览。利用祖上家传的极具代表性的曲艺老物件、老照片、各类曲艺伴奏乐器、作品、手稿及名人手札为展品,有些物品已传承五代达120余年,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该展览展出了唐山曲艺200余年的发展史,让广大观众在观看曲艺节目的同时,领略到唐山曲艺文化的厚重和渊源,从而使唐山曲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如今万顺书场被评定为河北省“燕赵老字号”和“河北省曲艺人才工程培训基地”,不但具备演出和培训功能,也为我国北方曲艺艺术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大量的曲艺资料,为唐山市打造了一块传承曲艺的文化宝地。有人问唐建文靠什么来支撑这个产业,他的回答是:“我们靠的是群体,靠的是对曲艺文化的自信。再艰难的事,只要有人做,就会有光明的未来。”

  由于自小跟随母亲耳濡目染,唐建文少时便对评书艺术兴趣颇深,与母亲段少舫共同完成了《朱元璋演义》《呼延庆出世》《节振国大闹燕春楼》等中长篇评书的整理和出版工作。他吸收唐山市曲艺老演员和爱好者,组建唐山市“曲艺人家”演出团队,使久违了的唐山曲艺又与广大观众见面,并多次率队走出去、请进来,与外地曲艺界进行广泛交流,使唐山曲艺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以及东三省产生重要影响。他还将唐山曲艺的种子播撒进校园,不断丰厚曲艺传承的沃土。

  “听书看戏,可以学习古人智慧,懂得更多道理。我热爱曲艺,虽已年近古稀,但我有信心、有决心,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唐建文说。

  王世广,男,1964年1月生,中员,原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人民法院白塔法庭庭长。他35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法庭,坚守在太行山区,办理案件3500余件,无一错案、无一信访,因常年穿着布鞋入户调解,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布鞋法官”。2024年1月办理退休手续后的他,退而不休,主动申请成为一名特邀调解员,继续服务山区群众。

  三伏天里,退休法官王世广顶着35℃的高温,耐着性子劝导着来找他调解的双方当事人。今年年初刚从“法庭庭长”岗位上退下来的王世广曾是河北邢台沙河市的一名法官,扎根山区基层法庭35年,始终怀着一颗为民初心,年复一年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经手各类案件3500多起。他办的案子,调撤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服判息诉率达95%,无一错案、无一信访,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他深知一旦当事人双方对簿公堂,双方关系就再无转圜的余地,而调解看似是劝导双方自愿促成矛盾的和平化解,却也要兼顾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山区群众到法庭打官司交通不便,“巡回办案”成了王世广常用的办案方式,田间地头、房前街头都有过他的身影。基层法庭审理的都是些婚姻继承、邻里纠纷、小额欠款的小案子,王世广却说:“案件无大小,走上法庭的双方,哪个不是三里五村的,找到我们就是把法官看得比亲情友情还重,我们都要认真对待。”

  出于对调解事业的热爱,退休后的王世广选择成为当地基层法庭的一名调解员。王世广对诉讼流程、案件处理各个环节都非常熟悉,能迅速把握纠纷的关键点,从法律角度给当事人提供最妥帖的解决方案,因此周围的百姓遇到法律纠纷都愿意先找这位调解员了解一下。王世广说:“从调解的角度解决纠纷,要分析平衡双方的利益。读案例、读人、读人心,读出来人心了就能调解了。你就是给人家解决问题的,你要打破僵局,先把心结打开以后再互相建立信任。”

  王世广十分注重案件的总结梳理工作,工作日志从2015年一直写到退休前,记录了1641个案件审理情况。有对改判案件的自我批评、对发回重审案件的分析短板,有微信记录作为证据的注意点、有离婚案件年龄的调研分析等等,满满当当的日志本里记录着办案调解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一心只为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基层法庭受理的大部分案件都是涉及群众家长里短的民事案件,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而是要耐心地为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彻底消除他们心中的疑惑和不解,促进案件的真正解决。王世广说:“解释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不厌其烦地解释。你不能光喊在嘴头上,得让群众认可你,这个工作就好做了。”调解没有捷径,也不是一日之功。既要打开双方心结,还要有耐心,更要兼顾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沙河市八里庙村的两户村民因房屋相邻权产生纠纷,王世广接到村干部求助,出面对两户村民进行调解,他前前后后去了8次,每次都调解到深夜,这份执着感动了双方当事人。王先生因生意资金周转向邻居刘大哥借了两万元应急,但未能按时足额偿还借款,原本的好邻居要对簿公堂。王世广主动接下了这个案子的调解工作。他好说歹说把双方叫到了一起,把“法”和“理”掰开揉碎讲给他们,原本争得面红耳赤的两个人在王世广的调解下心平气和坐下来敞开心扉交谈。当事人刘大哥说:“挺公平公正,老百姓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他调解,都信任他。”

  35年来,王世广坚持穿布鞋上班,方便随时入户调解。可真到了群众家里,他却当起“黑老包”,坚决不沾当事人一口饭、一滴水,也从来不下馆子吃饭,对外的理由是自己胆囊不好,不能消化肉。其实真正了解王世广的人知道,他这样做是为了严格要求自己,不喝群众一口水不吃群众一顿饭。“这样才有底气,才能让群众相信咱们法官能够一碗水端平。”王世广说。

  从事法律工作的35年里,王世广除了积极为当事人双方尽力调解矛盾,更把自己的调解经验教给年轻人。郑润芝是邢台沙河市人民法院白塔人民法庭法官助理,这些年跟着王世广学习调解的经验,亲眼见到王世广成功调解了很多起民事纠纷案件。郑润芝说:“他对案件调解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准,对当事人的心理把握得也比较好。他很有耐心,愿意在调解上花费很多功夫。他做一件事,必须为这件事负责到底。”

  在王世广的带领下,白塔法庭老中青三代法院人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故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真心,真诚为群众服务,去化解群众矛盾。通过他们不懈的工作,白塔法庭收受案件逐年下降,山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上升。

  王世广从事法律工作的这些年不仅积累下一本本归档的卷宗,更赢得了乡亲们握手言和后众多为他竖起的大拇指,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天平奖章”。退休后,虽然脱下了法袍,但褪不掉的是王世广为民服务的情怀。他凭借着多年审判一线的丰富经验,积极投身普法宣传,下乡村、进学校,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案例,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群众生活。退休后的王世广依然干劲儿十足,他说:“虽然退休了,脱下了法袍,但是我感觉这不是我工作的终点,而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我会继续用我积累的经验,奔赴新征程。”

  张明,男,1989年5月生,中员,中铁山桥的焊接特级技师。工作17年间,张明参建了港珠澳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20余个国内外重点工程。2022年12月,张明入选中央企业“大国工匠”培养支持计划。张明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2016年,张明参与建设“一带一路”重要交通支点工程孟加拉帕德玛大桥,该桥至2022年建成通车,这是首个采用欧洲标准的全焊结构、超厚板、公铁两用钢桁梁桥,超厚板达到110毫米,创下桥梁制造的“新厚度”。

  钢桁梁桥由箱型杆件组成,支座上的箱型杆件构造复杂、内部间距狭窄、制造质量要求高。张明“挤”进宽仅370mm的狭小箱体内,焊接角度苛刻,焊缝填充量大,应力变形控制难,几天下来,焊缝检测合格率不到一半。且为了防止出现焊缝裂纹,厚板需要预热到100℃后方可焊接,箱体内即使有通风设施也闷热难耐。

  张明与焊接工程师试验研究,一次次优化坡口的角度和尺寸,将原先“双坡口焊接”方法改进为“单坡口、背面加钢衬垫熔透焊接、分布组焊”,成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焊缝检测一次合格率100%。

  狮子洋通道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珠江口第一条双层过江通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座主跨超2000米级的双层悬索桥。主桥狮子洋大桥“一跨过江”,创造了“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第一。

  中铁山桥参与了狮子洋大桥的生产制造。在钢塔焊接中,为了改善焊缝外观质量,减少焊缝修磨工作,张明勇当创新先锋,带头进行小型协作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应用试验研究,通过认真观察、反复试验,张明不断优化设备上支架的角度,使其完美适配焊枪的焊接需求。同时在钢塔纵向加劲肋、主角焊接等长直焊缝焊接中采用角焊缝跟踪器焊接,保证了焊缝的成型质量。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应用,使焊缝外观质量明显提高,表面均匀,成型美观。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焊接工作条件,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是黄河上最长的公路桥梁,大桥主塔高182米,为全国首座无纵筋钢壳混凝土组合塔,将于今年年底实现主桥合龙。

  张明充分结合自身丰富的焊接经验和对设备性能的了解,针对大桥工字梁多、主角焊缝焊接熔透的特点,通过与焊接工程师试验研究,调整设备、优化工艺,一举实现了“T型接头”不开坡口焊接熔透的目的。减少了开坡口、气刨清根等繁琐工序,使杆件的周转次数大幅降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秉承匠心,胸怀丘壑。当前,张明正在参与狮子洋大桥的焊接工作,时代呼唤能工巧匠,作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的代表,张明用精湛技艺书写着大国工匠传奇,他带领班组同事们坚守生产一线,勇立潮头、冲锋向前,用精益求精的技术擦亮中国桥梁这张国家名片,在技能成才、技能立业、技能建功的时代浪潮中奋勇拼搏。

  翟雪峰,男,1966年2月生,中员,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运营管理部科员。2017年5月28日,翟雪峰自发创建了廊坊爱心公社,从那时起,大家亲切地叫他“爱心‘社长’”。多年来,他克服严重的眼疾,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坚持扶贫又扶智,累计帮扶94名困境学子,其中已有12名考入大学。翟雪峰曾荣获“河北好人”“河北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1987年,翟雪峰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现齐齐哈尔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石油管道局职工学院从事教育工作,2002年晋升为副教授,曾任系副主任、培训部副主任。2017年,翟雪峰调入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从事运营管理工作。曾经从事过高校教育工作的翟雪峰深谙“扶贫先扶智,学习才是人生的开端”的道理,多年来他坚持扶贫又扶智,多方筹集助学金持续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困难学生始终是翟雪峰最关注的群体。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筹集善款物资、挑选帮扶对象、帮扶困境学子上。他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学习和家庭状况,鼓励他们用学习改变命运;他通过微信辅导孩子作业,与孩子们的老师一起,合力托起孩子们的希望……至今,翟雪峰已资助廊坊87名、张家口2名、云南5名共94个困难家庭学生。其中,一名叫小凯的男孩,多年前父亲去世,他跟随母亲来廊坊务工,俩仅靠微薄的打工收入维持生活。翟雪峰得知情况后,立即送去助学金、服装、食品等,并为他检查辅导数学作业,高考后协助他填报志愿,最终小凯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

  2022年初,翟雪峰主动筹划与云南偏远地区开展“1对1”帮扶项目,资助帮扶5位哈尼族女孩。其中一名女孩家庭困难,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后因病去世,她只得借住亲戚家。因家庭负担重,女孩内心产生自卑感,一度想要辍学。翟雪峰多次进行开导,使其打消了辍学念头。另有一位女孩,刚出生一个月便被遗弃,后养父又因病去世,翟雪峰多次鼓励引导她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女孩在2024年顺利考入云南省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翟雪峰用实际行动,帮助一个又一个家境困难的学子找到了希望。曾有一名几乎辍学的贫困生,在他的帮助下,中考获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他多次给5个哈尼族孩子邮寄服装、课外书籍,鼓励她们写读后感,培养她们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关注她们的成长。

  7年来,翟雪峰共筹集善款物资约170万元,志愿服务时长达2000小时。他发起的“扶贫扶智 筑梦未来”项目获得河北省首届志愿服务大赛优秀项目,“舞动大爱旋律 助力折翼天使”项目获得河北省首届助残志愿服务大赛铜奖。对于未来,翟雪峰表示会将爱心事业进行到底,将雷锋精神深度融入志愿服务全过程,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王金锁,男,1953年11月生,中员,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会长。王金锁退休后发挥余热,发展志愿者1.5万余人,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以实际行动筑起社会治安“防火墙”。王金锁曾荣获“河北好人”等荣誉。

  自2010年从企业退休后,王金锁便加入了“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恒区志愿者队伍,成为一名平安志愿者。2017年初,老会长离任后,正定县委政法委找到王金锁,请他接任“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会长。尽管此时他已身患心脏病和糖尿病,但面对工作几近停滞的协会现状,他临危受命,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重新点燃了协会的活力。“那个时候真难呀!但咱不能辜负大家的期盼,咬牙也要上!”

  2017年7月,王金锁拖着患病的身体,随身带着药和胰岛素针剂,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城乡每个社区村街,走家串户发动人员。当时很多人不了解志愿服务,参与热情不高。但王金锁并没有气馁,再三登门做工作,耐心讲解志愿者工作对社会的意义。同时,他把志愿服务典型事例和身边好人好事编排成生动有趣的快板、小品等节目,在村镇社区、公园广场广泛宣传演出,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一次在迎旭公园的演出结束后,一位女士找到王金锁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是做什么的?有没有福利待遇?王金锁一一耐心为她解答,隔天他再度联系那位女士时,她答复:“我已经决定成为一名志愿者。”她叫马凤云,后来成为协会一名优秀的大队长。在王金锁的不懈努力下,“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迅速壮大,从最初的78人发展到覆盖城乡的21个分会、280个大队,志愿者总数超过1.5万人,人均志愿服务时长高达300小时。

  王金锁深知平安建设的重要性,他带领志愿者们在景区、社区、街道等地巡逻,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2019年7月,王金锁在恒州社区日常巡逻时,发现二楼一户人家防盗网有松动迹象,他立即联系社区负责人,最终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同年,王金锁遭遇了群体恶性斗殴事件,面对五六个气势正盛的年轻人对一人拳打脚踢的局面,王金锁立即上前制止,并耐心劝解,最终阻止了事态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2021年,王金锁在常山社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防骗意识,成功劝阻了一位居民投资高风险理财项目,避免了居民的经济损失。他重点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物业服务合同等内容,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用法律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2024年4月,正定小商品夜市一夜之间火遍省内外,很多人远道而来体验这里的人间烟火,游客数量的激增也是对县城治安管理水平的考验。王金锁与众多志愿者一起穿着红马甲,在热闹的夜市中提供志愿服务。他先后帮助一名走失儿童找到家长、化解了游客与商户因为食品价格而产生的矛盾、帮助游客找到遗失的钱包等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正定群众也纷纷为王金锁点赞。

  王金锁组建了“古文化宣讲团”,带头讲好古城历史文化,一方面吸纳专业人士入团,参与古城历史文化的梳理和保护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培训更多的优秀宣传员。“过去在西城门、大佛寺等景点做志愿服务,就是指路、清理小广告、打扫卫生,现在我们组建了‘古文化宣讲团’,把正定‘九楼四塔八大寺’及荣国府、赵云庙等丰富的文化遗产都讲给游客们听。”

  在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王金锁作为县博物馆志愿讲解员舞台音响工程,向前来参观的游客普及古城历史文化知识。2023年,刚刚完成腰椎手术不足20天的王金锁,倾注心血编排了戏曲、舞蹈、歌唱、朗诵等上百个节目,带领团队深入乡村、社区等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他拖着病体亲自上场主持、表演,为群众提供了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逾古稀的王金锁依然奋战在志愿服务第一线,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就是要把这块“常山红”平安志愿服务品牌擦得更红更亮,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磊,男,2000年7月生,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县人,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下士。2023年4月,赵磊在休假归队途中发现一辆轿车侧翻在排水沟内,冒出滚滚浓烟。赵磊急忙奔向事发地,发现车内有3名伤员。赵磊奋不顾身用身体撞击塌陷的车架,为伤员撬开生命之门。赵磊曾荣获“河北好人”等荣誉。

  2023年4月15日清晨,赵磊休假归队途中,乘出租车赶往火车站,途经一处乡镇公路时,发现一辆轿车侧翻在限宽墩旁的排水沟内。赵磊见状急忙让司机停车,径直奔向受损车辆。来到事故车辆附近后,赵磊发现主驾驶位的司机被安全气囊紧紧卡住,鲜血直流、意识微弱,身上多处划伤,已呈半休克状态,车辆后排的两名乘客也不同程度被划伤。此时,车辆四周开始冒出浓烟,空气中弥漫着严重的焦糊味,情况十分危急……

  “快过来!抓紧时间救人!”赵磊连忙呼喊出租车司机过来帮忙救援。赵磊先唤醒受伤较轻的两名乘客,迅速将两人从车中拖出。在准备营救受困司机时,赵磊发现由于翻车时的外力冲击,司机一侧的车门已经严重变形被死死卡住。赵磊尝试各种办法,试图撬动车门,却都没有效果。现场情况十分危急,赵磊左手臂也在营救过程中被玻璃碎片划伤,但他没有放弃,改用身体一次次撞击塌陷的车架,直至将车门撑开一条小小的缝隙。顺着这条生命的微缝,赵磊和赶来帮忙的热心群众合力撬开车门,终于将司机转移到安全处。就在救下受伤司机几分钟后,事故车辆发生燃爆,迅速剧烈燃烧。

  将车上人员都解救出来后,赵磊顾不上喘息,立即用在部队学习的战伤救护技能,对3名伤者进行紧急止血救治。救护车赶到后,赵磊协助医护人员一起将受伤人员转移到救护车上。随后,赵磊发现事故附近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散落的碎玻璃,为避免发生二次事故,他主动进行清理,并参与疏导交通,直至赶到后才悄然踏上归途。

  “我说这个年轻人反应这么迅速,原来是海军战士。没有这位年轻人,我们3人就命悬一线了。”被救的李师傅康复后,多方寻找救命恩人。经过部门协助核实,才得知救他们的是一名“00后”的海军战士。感激之余,李师傅和另外两名乘客将锦旗送到了赵磊家中,并给部队寄去了感谢信。直到这时,战友们才知道赵磊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

  作为一名人民子弟兵,赵磊不顾个人安危,在群众遭遇危难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49号院4号楼5层5070   电话:15611712677   传真:+86-1561-1267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7-2025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7075097号-1
金年会 | 国家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