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1712677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累计招收博士后14745人 山东激活“最强大脑”

时间:2024-09-16

  博士后是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科技人才的生力军。近年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坚持把博士后工作作为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政策迭代、强化服务保障,吸引集聚了一支高层次创新型青年骨干人才队伍。

  “挑大梁、当主角”,展现人才“C”位风采,山东省博士后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截至2022年8月底,全省在站博士后5905人,累计招收博士后14745人,仅次于广东、江苏,是全国第三个招收人数过万的省份。“十三五”期间,博士后在站期间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70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834项,专利及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达473亿元,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能力进步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2017年6月,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的闫顺杰,选择进入威高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研究工作。2020年5月,闫顺杰博士后出站并入职威高集团。先后主持国家级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威海市博士后资金资助项目,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博士后项目成果荣获2022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威海市青年科技奖在山东省强有力的博士后政策体系支持下,闫顺杰快速成长,现已成为医用植介入器械及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威高威海研究院研发副院长。

  山东是全国最早开展博士后工作的省份之一,早在1988年就设立了第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设立第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年来,山东始终坚持把博士后队伍建设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的重要抓手,突出制度创新,加强顶层设计,为博士后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比如,修订《山东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创新完善符合博士后研究人员特点的管理制度,规范和提升博士后工作管理水平;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意见》,改革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培养质量等方面政策,打破户籍管理、职称评定、人员编制等多方面限制,助力博士后等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印发《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稳定合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省级层面的博士后招引联动合作机制;出台《山东省博士后资助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山东省博士(后)生活补助核定发放办法》,扩大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项目资助种类、资助范围,加大生活资助力度,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博士后资助体系。

  “微生物采油外国人能搞成,中国人也能干成,而且能做得更好!”发出如此豪言壮语的,正是由汪卫东博士后带领的胜利油田微生物技术博士后科技创新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起,该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建成国内最大的石油微生物菌种库,完成51项国家重大课题研究,获奖科技成果35项,获国家专利42项,累计增油突破45万吨,创经济效益6.5亿元。

  如今,依托优秀的博士后科研团队,胜利油田打造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成立微生物采油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建立常态化人才交流培养机制,培养博士后11人。其中,1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人次被评为“山东省青年创新能手”“东营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博士后站是博士后科研人员开展学术研究、进行成果转化的科研载体。近年来,山东省始终高度重视博士后站建设,启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方式备案制改革,完善从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到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综合培育机制,支持省属高校积极争设流动站。

  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拥有博士后站546个,设站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3个,分布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2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93个,基本覆盖能源、环境、机械、电子、化工、医疗卫生、制药等行业。其中,具备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15个。

  同时,山东创新推动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出台《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实践基地“随时申请、随时受理”常态化备案制,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年设立数量较改革前增长31.8%,累计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14个。其中,46个成功升级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苦爽回甘”,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胡淑敏开发的皮尔森啤酒酿造技术,也是她科研之路的线年,胡淑敏在山东大学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发酵工程博士学位后,同年进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博士后工作,并获得2013省部级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针对中国啤酒行业产品单一、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共性难题,她苦心孤诣深入研究,开发了基于麦芽水解酶的麦汁精准控制技术、基于风味指纹图谱的香气协调技术,成功开发了适合中国消费者味的“苦爽回甘”皮尔尔森啤酒。这一项目在2020年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中大放异彩,荣获企业组金奖,并获得20万元奖励。

  胡淑敏正是山东省不断完善博士后创新创业资助体系的受益者。连续4年,山东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累计吸引海内外参赛项目3100余个。此外,山东还组织博士后群体参加全国第一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得1金、3银、5铜、16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奖。

  同时,山东加大科研支持力度,设立博士后专项资金,统筹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创新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博士后设站招收补贴”“博士(后)生活补助”等系列资助项目,保障设岗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将博士后纳入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直接资助范围,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博士后创新资助体系,来(留)鲁博士后最高享受30万元生活补助。

  山东设立“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博士后扶持发展项目,“十三五”期间,累计为3200余位博士后争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香江学者计划”、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国际学术交流计划等国家资金项目支持2.89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山东省级博士后经费投入总规模每年达到5000万元。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各类博士后经费超50亿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834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73亿元。”山东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介绍。

  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集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山东围绕博士后群体生活、落户等关键小事,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核心竞争力。比如,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后纳入“山东惠才卡”服务保障范围,其他优秀博士后有序纳入市级绿色通道服务范围,有效解决博士后青年人才关键小事;优化博士后生活补助普惠性资助政策落实中国舞台搭建程序,依托大数据赋能,实现博士后生活补贴“政策找人、免申即享”,通过“无感服务”为429名博士(后)青年人才落实生活补助;简化博士后落户程序,明确进入山东省博士后站的研究人员,可凭进站备案证明到单位或住所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子女可一并办理随迁。

  此外,山东发挥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市场服务资源参与博士后服务工作,构建起具有较较优势的博士后服务体系。

  “博士后是青年人才群体中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动力的力量,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和希望。山东人社部门将持续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衷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激发博士后群体的活力、动力、创新力,为扎实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锻造博士后力量。”周春艳介绍。金年会·金字招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49号院4号楼5层5070   电话:15611712677   传真:+86-1561-1267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7-2025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7075097号-1
金年会 | 国家文化传媒